您当前的位置 : 温州检察网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 正文

社区矫正对象如何实现跨省采茶?

发布时间: 2025年11月04日 来源: 农民日报

社区矫正对象如何实现跨省采茶?

——浙闽边界跨区域协同监管破解难题

  福建省福鼎市是白茶主产区,与浙江省苍南县毗邻,两地人员交往频繁。尤其是到了采茶季,苍南县的很多农民乘车一个多小时跨省到福鼎市采茶务工。苍南县农民杨某和妻子叶某也是采茶工,手工采茶的劳务费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然而,夫妻俩2021年在田里烧秸秆引发一场山火,因失火罪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缓刑四年,成为社区矫正对象,跨省务工成为难题。“我们去福鼎市采茶,每年能有两三万元的收入,要是不让我们去,其他收入只有几千元,过日子就紧巴了。”杨某说。

  杨某夫妇的困境在浙闽边界并非个例,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社区矫正对象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社区矫正机构批准,而且请假有时间限制,这对需要跨省、跨县市(区)务工的社区矫正对象来说影响很大。如果放任社区矫正对象跨省域活动会造成监管难,如果严管则会导致矫正对象收入锐减,如何实现双赢?

  近日,记者在苍南县采访时了解到,从2024年开始,在当地检察机关和司法行政机关的共同努力下,该县的社区矫正对象受益于审批手续简化,实现了去福鼎采茶的愿望。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

  社区矫正对象跨省务工面临三重难题

  “采一斤茶挣两元,一个月可以挣三四千元。要是只在家乡靠摘西红柿生活,收入要差很多,一年也就挣五六千元。”叶某说。据介绍,杨某夫妻俩都是文盲,家中还有两位生活不能自理的哥哥需要他们资助,生活困难。

  为什么社区矫正对象跨省务工存在困难呢?社区矫正是一种非监禁刑罚执行方式。社区矫正法规定,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和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也就是说,这四类罪犯可以不收监,在日常居住地进行社区矫正,接受教育改造。虽然不坐牢,但社区矫正对象依然是罪犯,要受到监管。“社区矫正对象每个月要向当地司法所报告遵纪守法、接受监督管理、参加教育学习、公益活动和社会活动的情况。社区矫正对象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区或县,每次批准外出的时间不超过三十日。”苍南县马站司法所工作人员介绍。

  社区矫正对象想要离开居住地,需要完成一系列审批手续。根据相关规定,社区矫正对象因就医、就学、参加诉讼、处理家庭或者工作重要事务等原因确需离开所居住的市区或县,一般应当提前三日向司法所提交书面申请。申请外出期限在七日(含)内的,可由司法所批准,并报县级社区矫正机构备案;超过七日但不超过三十日的,由司法所审核后报县级社区矫正机构批准。社区矫正对象应在外出期限届满前返回执行地,并立即向执行地司法所报告,办理销假手续。

  采茶的时间有几个月之久,社区矫正对象要实现经常性跨省活动,不只是盖一个章的事儿。苍南县司法局工作人员表示,省际壁垒让社区矫正工作长期面临“衔接难、监管难、执行难”的三重困境。

  根据社区矫正法,社区矫正对象的日常居住地为社区矫正执行地。虽然苍南县与福鼎市只隔了一座山,但因分属不同省份,社区矫正的执行地不同,执行机构也不同。“社区矫正对象在离开居住地之后,如何对其进行远程监管是个挑战。举个例子,本来在苍南县进行社区矫正的对象经过批准后到福鼎市活动,他们的日常动态我们怎么掌握?如果他们在福鼎市违反社区矫正相关法律法规或者监管规定,我们身在苍南县的工作人员如何知晓?福鼎市的社区矫正机构虽然距离近,但不掌握这些社区矫正对象的情况,对他们也没有监管职责。”苍南县社区矫正机构工作人员介绍。

  根据社区矫正法的规定,人民检察院依法对社区矫正工作实行法律监督。2024年,苍南县人民检察院、苍南县司法局了解到社区矫正对象跨省采茶务工难的问题后,经调研发现,全县有数十名社区矫正对象有跨省采茶务工的需求,如何才能打破地域壁垒?

  图片浙江省苍南县人民检察院和县司法局就如何破解社矫对象跨区域务工难问题开展磋商。

  两地合作+技术加持破解跨区域监管难

  经过数月磋商,苍南县人民检察院、县司法局于2024年5月联合出台《涉企社区矫正对象外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管理办法(试行)》,随后又联合福鼎市人民检察院、市司法局出台《浙闽边界(苍南—福鼎)社区矫正跨区域协同监管管理办法(试行)》。这两份文件提出了“共通、共管、共助”三大机制,建立监管职责分工与帮扶协作制度,通过压缩审批时间、简化流程、优化教育安排等方式,打破了长期存在的省际行政壁垒。

  根据《浙闽边界(苍南—福鼎)社区矫正跨区域协同监管管理办法(试行)》,社区矫正对象确因生活和工作需要外出或经常性跨市县活动的,社区矫正机构可以通过即时通信、实地查访等方式重点核查申请理由的真实性,也可委托外出地社区矫正机构协助核查并将相关材料一并送达,受委托的社区矫正机构应当于收到材料三个工作日内反馈核查情况并将核查材料送达给执行地社区矫正机构。根据情况急缓,受委托的社区矫正机构可以将调查结果先行通过传真机传送给执行地社区矫正机构。

  2025年2月,杨某夫妇得知福鼎市白琳镇急需招聘一批经验丰富的采茶工,非常想得到这个工作机会。苍南县人民检察院、县司法局获知上述情况后,调取两人的日常矫正表现记录,联合实地走访家庭,并向村干部了解具体情况。经过全面评估,检察机关建议司法局批准两人“经常性跨省活动”的申请。

  “虽然杨某、叶某跨省务工,但他们的监管并不缺位。他们在赴福鼎市采茶期间,需要每个月回到马站司法所作当面报告。他们在福鼎市期间,马站司法所可通过手机智能核辅系统进行信息化核查,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情况,并实时追踪活动轨迹,了解他们是否走出采茶区域。经常性跨省活动期间他们接受福鼎市社区矫正机构的实地查访,同时参加当地司法所组织的教育学习和公益活动,所有记录和资料都会及时反馈给苍南县人民检察院和县社区矫正机构。”苍南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官介绍。

  近日,杨某和叶某向记者表示,跨省采茶让他们的收入有了保障。近一年来,该机制已让苍南76人次社区矫正对象获批跨省从事海上捕捞或采茶制茶工作。经过浙闽两地的共同监管和教育,2025年8月29日,杨某夫妻被依法解除社区矫正,开始了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