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琴何乐
李喆人
一位朋友说到,书法练字是有趣的,不同的写法可以显出不同的美感,阅读书本也能不断读到新的内容,唯独不明白练琴有什么乐趣,天天对着一样乐器,重复地练一首曲子,来来去去就是那么些音。
我嘴上无言以对,心里却略带伤感地回忆起了在N大的岁月,床头放着叔本华,耳机里播放着肖邦的音乐,日复一日像火之战车——心潮澎湃风雨无阻地走在通往琴房的道路上。每到台风天气,我便心花怒放,因为在N大9号楼408室那个四十平米左右大小的琴房里,成排摆放着十几架钢琴,平时少则二三人、多时七八人,同时在琴房里练习,以至于我根本听不清自己在弹奏何音。于是我常常被迫停下新曲子的练习进度,转而练习枯燥的音阶和琶音。而台风天气大家都会窝在寝室,我终于可以不被打扰地一个人练琴,这种大好时机,一年可仅有几次。
真要咋然问我,这有什么乐趣,我定会语塞——我可是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啊!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这竟会是一件无味的事,就像一个快乐生活的人,从来不会纠结生命意义的问题。
卡拉扬在阅读交响乐总谱时,能获得和听现场交响乐演奏一样的音响效果,莫扎特作曲时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一生的音乐作品如浩瀚星空,尼采更是写到,“没有音乐的生活将会是一种可怕的流放”。是音乐或练琴本身无味吗,还是说,你必须首先是一个懂音乐的人。
有许多快乐不是人们天然就能获取,不像乌龟曳尾于涂那么简单易得,所以才会有人说,“快乐是一种能力”。比如阅读交响乐总谱的乐趣,首先得具备快速识谱的能力;摄影的乐趣,首先得掌握必要的摄影技巧;自驾游也得会开车;即使是那位朋友提到的阅读的乐趣,也得首先熟练认字。想干点啥都得付出对价呢。
学琴到具备一定功力之后,拿到新谱往琴上一放,就能边识谱边流畅地弹奏全曲,甚至包括五线谱上标明的各种音乐表情,也能准确表现。听到喜欢的歌曲,就能在琴上按自己的愿意进行演绎,甚至改编,找一位琴友四手联弹。此种乐趣可以排遣多少寂寥的时光。但学琴初期的基本功练习却是枯燥极了,得学着读懂五线谱,重复地、长时间地练习音阶、琶音及各种练习曲,就像小学生为了记住新学的字一遍遍抄写。可能是因为年代久远,那位朋友只记得成年之后阅读的乐趣,却忘了自己儿时趴在书桌上学认字时,一个字一个字的辛苦劲儿了。
如今的我早已不再像学生时代那般幸运,能将大把大把的时光挥霍在琴房里。新买的柴可夫斯基《四季》、海顿钢琴曲集尚未翻开,就在书架上尘封、发黄。忙碌的生活使我一度以为,我已厌倦、远离。直到前段时间听到李云迪的专辑,其中一首莫扎特奏鸣曲K330简洁明快,又感人至深。
我不自觉开启了单曲循环模式,才发现——我心澎湃如昨。
(作者单位:平阳县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