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能忘记,但是不要经历——《长津湖》观影记

作者:翁若憬
单位组织看《长津湖》,但工作原因没去成。后来单位又要求围绕电影说工作,于是自己去电影院补了一场。其实本来挺有怨言的,但是看着看着又觉得一个人看也挺好的,因为就一个人坐在后面,身边也没有认识的人,看到片中人物闹腾的时候可以笑不怕打扰别人,碰到感动的时候又可以尽情的流泪也不怕被笑话,最后是抹着脸出的放映厅。
就像我在朋友圈里写的一样,这部电影让我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观看战争,我好像就是伍万里本人,从一开始的不把战争当一回事儿,到后来真的直面死亡时才见识到战争的残酷,以及战友牺牲时的悲伤和无力。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七连战士们在火车上报序号和名字的这个片段。这里,其实我是非常希望不要知道太多人名的,因为除了主角不死定律——但这个定律在战争片中也很可能被打破——大概率他们就将是要牺牲的人,而且笔墨越多越可能性越大,而结论也确实是如此。雷公的那一声“疼”和“别把我一个人扔在这儿”,试问,有几个人能撑得住。邱少云、黄继光这些人,对我们来说就是一个“英雄”的概念。在以往的作品中,他们冲锋陷阵,勇往无前,像杨思根一样拼到最后一个人抱着炸药包去炸敌人。但是,当邱少云全身蔓延烈火的时候,他不疼么?当黄继光左臂被打穿,血流如柱,多次顽强爬起最后用胸膛堵住敌人枪口的时候,他不痛么?这些最可爱的人和我们一样,其实本来就是个普通人呀,只是当时的局势迫使他们,必须要为国为更多的人的幸福而献出生命。所以,雷公在开车引开标识弹的时候,在他已经知道自己回不去了的时候,他也是会害怕的,我们能看出他的恐惧。但是这种恐惧,反而更让人肃然起敬。胡军说“我没有演英雄”。他们都不想成为英雄,最后的愿望,也只是想回家,再见一次爸妈。
在片子的末尾,美军碰到了一群“栩栩如生”的冰雕,里包裹着我们的革命战士。我不知道电影里美军司令摘下手套敬礼的情景是否是真实存在的,但是,我想,看到这冰雕连的一刹那,应该能让所有的观影者破防吧。我们现在的一切,是由这么多、这么多、这么多我们根本不知道名字的人换来的。
“不相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我绝不屈服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的耸立在我的阵地上。”我哭了,坦荡荡。
看完片子之后,觉得日常说的“珍惜和平”还是太轻描淡写了,没有亲身经历永远不知道那种惨烈和切肤之痛。所以我国现在开始增加军工投入,发展军事力量,十一大阅兵,震慑而不是真的动武,就是为了避免再次出现这种几十万人的父亲牺牲了,上百万人的儿子逝去了的惨剧。以前我碰到咱们国家在国际上一些事儿妥协的时候,总会说,大不了就是打一仗啊。但是,看完《长津湖》,再也不敢了,哪怕现在的战争主要是看科技的力量,不再是以前那样用人命去填补。因为,战争到最后总要陆军上,必然会有战士要牺牲。
愿,每个孩子都可以靠在妈妈的怀里,听着爸爸讲以前战争的故事,然后幸福美满一辈子,再给自己的孙子孙女讲战争的故事。我们不能忘记,但是不要经历。(作者单位:温州市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