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温州检察网  ->  检察文化  ->  随笔  -> 正文随笔

从中国文化到刑事司法(连载五):中国文化的至高点

分享到:
发布时间: 2022年04月25日 来源:

  叶丽芳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做出了这样的判断,“罗马崩溃之后,欧洲进入了中世纪,而中国则突飞猛进,一直是世界上人口最多、最富饶、最先进的国家。从公元6世纪到16世纪,中国文明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和对人类遗产的巨大贡献,始终居于领先世界的地位。”而这1000年间,一直引领世界的中国有一个至高点——唐朝。

  (一)世界性的唐朝——唐人街

  我们浩浩荡荡人口众多的中国人,被两个遥远的朝代命名,一个是汉人,第二个就是唐人。但比较而言,汉人主要在国内使用,旨在区别于其他民族,但唐人则主要在国际间使用,旨在区别于其他国家的人。可见,“唐”更加具有世界身份。

  唐之后的宋、元至明,外国一直将中国或与中国有关的物事称之为“唐”。不仅以“唐”作为“中国”之地的代称,而且称中国人为“唐人”。无论在电视、电影还是亲身旅行途中,我们随处可见华人在其他国家城市聚居的地区,总有一个牌坊,上面写着“唐人街”或“中国城”。唐人街最早叫“大唐街”。1673年,纳兰性德《渌水亭杂识》云,“日本,唐时始有人往彼,而居留者谓之‘大唐街’,今且长十里矣。”1875年,张德彝在《欧美环游记》中称唐人街为“唐人城”,英语称唐人街为Chinatown。可见无论在国人眼中,还是在全世界,“唐”足以代表“中国”。

  (二)唐朝的世界性——唐太宗的诏书

  最近热播的《长安十二时辰》里,很直观也很全面的再现了唐人的生活方式。据记载,唐朝有3万多外国留学生、7000多名外国使团,有3000多外国人曾在唐朝做官,许多还身居要职,唐人吃的是阿拉伯面食,用的是罗马医药,穿的是波斯服装,通用拜占庭的金币,仅长安的人口就有100万,而同时期的古罗马城只有5万。现在我们还能从日本的京都看到中国唐朝的建筑风格与庭院韵味,可见唐朝在世界的影响。

  几乎当时世界上所有的宗教,在唐朝都设有道场。其中尤为感动的是唐朝对于景教的接纳。景教于431年在欧洲已经被摧毁,200年后,这个教会的一位叫阿罗本的主教来到了长安传教,唐太宗不仅亲自听了阿罗本的讲道,还在长安的义宁坊建立起了一座教堂,还为这个流亡的教派写了诏书:道无常名,圣无常体。随方设教,密济众生。意思是——大道并没有确定的名称,圣人并没有确定的外形,那又何妨在各个地方存在各种名目的传教活动呢,就让它们静静地帮助百姓吧。唐太宗的诏书,成功造就了一个重要的精神成果——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直接导致以后的中国一直没有产生过一教独大的现象,随之也就没有产生过宗教极端主义。而没有产生过宗教极端主义,这至少是中国文化一直没有中断和湮灭的一个重要原因。唐的这种健康、包容的思维,实在是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永远地保障了中国文化的长寿延绵。

  极端带来毁灭,包容带来长寿。文化如此,大体上,人也是。每个造成伤亡后果的故意伤害、故意杀人案件的背后,归根到底都与平时的极端性格或者一时的过激情绪有关。造成的结果就是,对方的毁灭,以及由此带来的法律后果——自己的毁灭。从打击犯罪的角度,只能以惩罚的方式实现特殊预防功能,但从预防犯罪的角度,每个人似乎可以也应当从反思自己的性格、脾气来实现一般预防的功能。

  (作者单位:温州市人民检察院)

关于本站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网站声明